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近日,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周衛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成果“南方低產水稻土改良與地力提升關鍵技術”榮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據悉,南方水稻(即長江中下游、西南、華南三大稻區)常年植稻面積3.76億畝,其中低產水稻土約占1/3,制約了水稻高產增收。周衛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以黃泥田、白土、潛育化水稻土、反酸田/酸性田、冷泥田等5類典型低產水稻土為對象,歷時10余年系統研究,闡明了障礙因素,創新改良技術,研創改良產品,集成改良模式,全面構建了低產水稻土改良與地力提升技術體系,大幅度提升了低產水稻土的肥力水平、產量與綜合效益,為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成果首次建立了涵蓋生物肥力指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突破了長期以來南方水稻土低產障礙不明的關鍵瓶頸;研發出黃泥田有機熟化、白土厚沃耕層、潛育化水稻土排水氧化、反酸田/酸性田酸性消減、冷泥田廂壟除障等一系列低產水稻土改良關鍵技術;創制了低產水稻土改良的高效秸稈腐熟菌劑、精制有機肥、生物有機肥、反酸田改良劑、以及水稻專用肥等一系列低產土壤改良新產品;集成了土壤改良、高效施肥、水分管理、適宜品種選擇等一系列低產土改良增產技術,形成了不同類型低產水稻土改良與地力提升技術模式,為我國水稻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該研究形成的系列成果已在南方11個省規?;瘧茫?年累計示范推廣5730萬畝,技術覆蓋率達51.5%,技術產投比達7.3:1,新增社會經濟效益總產值161.5 億元,新增純收入131.9億元;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2項;發表研究論文173篇,其中SCI論文60篇,出版專著1部。、
項目主要完成人:周衛、李雙來、楊少海、吳良歡、梁國慶、徐芳森、秦魚生、何艷、張玉屏、李錄久。
項目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浙江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