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一、危害癥狀
花生青枯病是一種土傳細菌性病害,在花生整個生育期都能發生,主要自花生根莖部開始發生,導致主根根尖變褐軟腐,用手捏會溢出渾濁的白色菌液。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莖頂梢葉片失水萎蔫,早晨葉片張開晚,傍晚提早閉合。隨后病勢發展,全株葉片自上而下急劇凋萎,整個植株青枯死亡。
二、發生規律
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殘體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在田間主要靠土壤、流水及農具、人畜和昆蟲等傳播?;ㄉシN后日均氣溫20℃以上,5cm深處土溫穩定在25℃以上約6-8天開始發病,旬均氣溫高于25℃,旬均土溫30℃進入發病盛期,發病最適溫度為30℃-35℃,濕度在90%以上,特別是暴雨過后就會爆發流行。連作地發病重,粘土利于發病,土層淺、排水不良、保水保肥差的地塊發病重。
三、防治技術
1.選用抗病品種
種植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選用遠雜9102、蜀花1503、蜀花1809、中花29、中花30等花生品種。
2.清除菌源
花生青枯病是一種典型的土傳病害,一旦土壤中帶有病菌,要想徹底根除是很困難的。本著輪作的原則,堅持在花生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對田間病株應及早拔除深埋,不用帶病花生藤堆肥,減少和控制病菌的擴散,降低次年發病的初侵染源。
3.改良土壤
在花生播種前30天左右,土壤pH值為3.5-4.5,生石灰施用量為150-200kg/畝;土壤pH值為4.5-5.5,生石灰施用量為100-150kg/畝。生石灰既可降低土壤酸度,又可以提高土溫,促進微生物的活動。
4.合理密植
適時早播,錯開高溫高濕的影響,降低發病率。深溝開廂起壟,壟高15-20cm。行窩距2.5尺×0.8尺(一壟雙行)或者2.5尺×0.6尺(一壟雙行),畝平播種6000-8000窩以上,每窩2株,確保12000-16000株/畝以上。
5.配方施肥
一般肥力水平的土地,畝施底肥有機肥(農家肥)750-1000kg、花生專用復合肥40-50kg(N:P2O5:K2O=18:12:10)、鈣鎂磷肥25kg、硫酸鉀15kg,所有肥料混合施用,翻耕起壟時施入。
6.生物防治
花生播種前,按種子重量,可選用0.2%-0.3%的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拌種。充分拌勻后即可播種,不要悶種,防止產生藥害。在花生始花期或發病初期,選用解淀粉芽孢PQ21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也可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淋花生莖基部或灌根,每穴澆灌藥液0.2-0.3kg,間隔7-10天噴灌1次,連防2-3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