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7月24日,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目標績效辦主任何春琳一行5人到市農科院大觀科研基地調研,院黨委書記張英陪同調研。
張英書記向春琳副秘書長一行介紹了院大觀科研基地整體情況及我院取得的科研成效,分別聽取水稻所、高粱所、玉米所、蠶桑與食用菌所、果蔬花卉所所長現場介紹各自科研進展,實地了解了水稻、高粱、玉米、人工飼料養蠶、竹蓀、蔬菜等農作物最新科研成果,并在田間與相關研究專家進行了親切交流。
在基地調研中,春琳副秘書長對農科院近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來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所取得的成績予以了充分肯定,特別是按照“1+5”的總體工作思路,全面做好體制機制改革后半篇文章,聚焦種源、農機及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等關鍵領域,審定(登記)的農作物品種204個,累計推廣3.8億多畝。其中創制的優質雜交稻骨干親本不育系“宜香1A”已組配審定品種110個,22個遴選為國省主導品種,宜香4245等15個品種獲省“稻香杯”優質米獎,與川農大合作選育的宜香優2115入選2023年全國十大水稻骨干型品種;宜糯紅4號等高粱品種占宜賓種植面積的70%,成為五糧液、茅臺、郎酒等名優酒企首選原料糧;先后自主研發了栽種、田管植保、脫粒、糞污處理等13種農業裝備在生產上應用,有效地促進了丘陵山區的農機化進程。春琳副秘書長對科技人員作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勉勵市農科院要充分發揮科技和人才力量,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充分發揮“捍衛糧食安全的先行者、農業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科技服務‘三農’的主力軍”作用,為全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并表示:市委目標績效辦將全力支持農科院科技創新,加快優化創新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環境,為在中國人飯碗中裝更多宜賓糧提供保障。
副院長余世權及院科技管理部、水稻所、玉米所、高粱所、蠶桑與食用菌所、果蔬花卉所等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調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