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4月26日,我院聯合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科學院在南溪區仙臨鎮現代農業園區隆重舉行2024年油菜高粱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示范現場演示觀摩會。參會人員主要有四川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經濟作物裝備研究中心和智能裝備研究中心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農機化科、糧油發展中心負責人;市農科院全體班子成員,院各部(所)負責人,農業裝備所相關技術人員;南溪區農業農村局主要領導、總工程師、農技站、農機化股負責人,南溪區仙臨鎮領導;市內各縣(區)農業農村局農機化工作分管領導、農技站、農機化股負責人、高粱主產縣(區)農機專業合作社代表等80余人。觀摩會由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張德銀主持。
觀摩會上,院黨委書記、市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張英致辭:長期以來“由誰來種地”和“以機換人”這一社會問題已使農機的創新和應用備受關注,宜賓市農科院一直以來強化使命擔當,加強自主創新,加快成果轉化,在農機新裝備研發、引進改良、示范推廣方面,我院奮發圖強。近年來,我院新裝備研發、引進改良共20款農機,在全市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機耕、設施育秧、機播機栽、植保等環節推行機械化,示范應用面積近1萬畝,總共節省了近3萬個人工。農機技術培訓方式靈活、內容豐富,采取集中培訓和田間地頭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已經培訓了1500余人次。這些舉措不僅為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更在全市落實“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中展現了農科人的新擔當、新作為。針對當前農機裝備業存在一是各作物不同生產環節的農機農藝未系統實現有效融合;二是大多農機的適宜率低,通用性差,購買成本高,普及率低;三是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宜機化程度不高;四是宜賓市農機制造業產業鏈不夠完善等不足,張英書記強調提出下一步工作重點:一是繼續加強與省農機院的合作,研發出更多更適宜的新裝備;二是與各縣區保持密切聯系,建立更多的農機化示范點,培訓更多的專業機手;三是與各企業加強科技合作,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力爭為全市糧食增產增收、助力宜賓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科技支撐、貢獻農科力量!
在觀摩現場,裝備所所長湯穎力向參會人員詳細介紹了我院自主研發的2B-4中拖懸掛式澆水直播機、2F-1.7中拖懸掛式施肥機、2GB-D1單行新能源手扶式播種機、2GB-Z2雙行燃油手扶式播種機、5T-15單株油菜種子脫粒機,以及引進改良的2ZS-2移栽機、全地形山地播種、澆水、植保、運輸多功能機械、履帶式小型犁耕培土機等新機具;現場進行了省農機院自主研發的4ZS-200油菜籽聯合收割機、2BTD-3C履帶自走式電動高粱播種機、宜賓市農科院自主研發的2GB-D1單行新能源手扶式播種機、2GB-Z2雙行燃油手扶式播種機生產演示。
最后參會人員就農機與農藝結合技術、農機需求短板等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一致認為這次是若干年以來在宜賓舉行的集耕、種、管、收、脫比較全面的農機具觀摩會。紛紛表示:通過今天展示會才知道,購置農機不能只看機型大,適用才是最好的,平時買農機對其性能沒作過多了解就買回來,買時容易,用時難,希望經常開這樣的觀摩會,讓我們了解更多更適宜的各型農機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