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為了加快推進我省小蠶人工飼料共育技術實用化進程,促進蠶桑產業轉型升級,5月7日—8日,全省小蠶人工飼料共育現場推進會在宜賓珙縣召開。本次會議由四川省蠶絲學會主辦,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四川省三臺蠶種場、宜賓市農業科學院、珙縣人民政府承辦。全省相關市州蠶桑管理部門、科研單位、企業代表以及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在川全體崗位科學家和綜試站站長共計120余人參會。
7日下午,與會代表前往珙縣底洞蠶桑現代農業園區現場參觀了人工飼料蠶品種、飼料給料機、智能化共育室以及工廠化養蠶大棚等情況。宜賓市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李冬兵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樂宜1號、川蠶30號等人工飼料蠶品種1齡眠蠶、3齡轉桑葉蠶的飼養情況,重點介紹了小蠶人工飼料共育技術中料拌、蒸煮、給食等操作技術。通過小蠶人工飼料共育技術,配套專用機械設備,實現節本增效,提高規?;⌒Q共育質量,受到與會人員一致好評。
8日上午,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前任首席科學家、西南大學魯成教授以“家蠶人工飼料育發展現狀”為題,就蠶桑產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人工飼料養蠶的發展歷史以及人工飼料養蠶示范推廣取得的成效作了專題報告。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科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鄒邦興助理研究員以“家蠶人工飼料養殖技術”為題介紹了小蠶人工飼料共育的技術要點。會上,宜賓市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張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黨委書記張友洪、珙縣縣委副書記趙曉陽分別致辭。珙縣智溢繭絲綢有限公司、寧南南絲路集團、儀隴布碧絲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高縣新絲路繭絲綢有限公司等基地縣代表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會議由省蠶業管理總站三級調研員謝忠良主持。
本次會議集中展示了我省近年來小蠶人工飼料共育技術研發成果,支持和鼓勵各單位和企業積極探索不同人工飼料共育模式,全面推進我省小蠶人工飼料飼養技術生產應用,促進全省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近年來,宜賓市農科院以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宜賓綜合試驗站為依托,強化與省市專家領導、體系崗位專家、其他綜合試驗站、相關市(州)蠶桑重點區縣以及蠶桑龍頭企業緊密聯系與合作,以“五新”示范為引領,促進蠶桑產業提質增效。圍繞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重點開展家蠶人工飼料飼育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工作。在珙縣、高縣建立了2個小蠶人工飼料共育示范基地;引進8對人工飼料適應性蠶品種示范;持續開展人工飼料蠶品種篩選工作,選育的“樂宜1號”蠶品種進入省蠶品種區試;制定宜賓市地方標準《1齡~2齡桑蠶人工飼料共育技術規程》。下一步,我院將重點圍繞家蠶人工飼料共育技術,持續開展人工飼料蠶品種引進與選育工作,集成創新一批標準化小蠶人工飼料共育技術,加大示范推廣面積,為我省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助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