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2024年12月17日至12月20日,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內江市人民政府、宜賓市人民政府主辦,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合作處、內江市農業科學院(省農業科學院內江分院)、宜賓市農業科學院(省農業科學院川南分院)承辦的四川省農科院第五屆分院工作現場觀摩會先后在內江市、宜賓市圓滿召開。省農科院及各分院相關人員100余人齊聚一堂,共襄農業科研盛舉。
在宜賓市大觀科研基地科技展廳觀摩現場,張英書記向張雄副院長一行介紹了川南分院的科研成效。一是在科技攻關上成效顯著。積累有育種新材料34000余份,率先育成的宜香1A不育系國際領先,組配的“宜香”系列品種表現優異;建院以來共育成并審定農作物品種 367個(次);獲品種權授權58個;研發適用于丘陵山區的農機裝備20臺(套);專利170項;省主推技術6項;發布地方標準33項。二是在成果應用上成效突出。構建的“農科院+示范園+企業(專合社)+農戶”模式效果良好,助力“宜香優”系列水稻品種推廣面積超3億畝;“宜糯紅4號”高粱品種成為知名酒企原料首選品種,種植面積占川南70%以上;助力宜賓市“百千萬”工程建設,分別在南溪區、翠屏區、高縣等各縣(區)參與建有26個百畝超高產攻關示范方,46個千畝高產展示片,8個萬畝帶動展示區;在三江新區江南鎮紅星村實施的“中稻-再生稻”百畝超高產攻關點,畝產達1267.8公斤,比去年增產60.4公斤;在筠連蒿壩鎮打造的200畝山地玉米寬窄行增密高產高效技術示范片,畝產達820.6公斤,比當地面上增產442.6公斤;在高縣打造紅薯高產示范基地200畝,產量畝產3368.09公斤,比面上提高1490.8公斤。三是在技術服務上成效明顯。成功舉辦了2024年四川省水稻品種區域試驗插秧技術現場觀摩會、“十四五”四川省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項“綠色高效釀酒專用糧重大新品種培育”項目現場觀摩及交流會、四川省“十四五”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項“綠色高效玉米重大新品種培育”項目中期總結及現場觀摩會、宜賓市再生稻現場觀摩會、油菜新品種新技術觀摩會、宜賓市大春糧油高產競賽拉練暨新品種觀摩會等13場。
在大觀科研基地科研試驗觀摩現場,特作所負責人馬海燕、油料所所長林權分別向與會領導介紹了薯類和油料科研團隊基本情況、展示品種類型及承擔的各級試驗,并重點介紹了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的薯類、彩色花、早熟、油蔬兩用、高油、高產等多類型油菜新品種選育。
在仙臨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觀摩現場,南溪區溯源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林向與會領導介紹了園區概況及宜賓市農科院在園區開展的水稻、高粱、油菜等新品種(新品系)的示范推廣應用成效。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鄭本川博士介紹了宜賓市油菜新品種展示基地建設及產業化示范項目的實施概況、川油系列油菜新品種多功能利用方面的相關內容。
觀摩會期間,我院全方位展示了各項科研成果,舉辦了成果品鑒活動。各分院代表圍繞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等開展了熱烈的交流,分享了育種經驗與挑戰,積極探尋合作機遇。
通過此次觀摩會,我院明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與工作重點。將全力聚焦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科技服務,推進育繁推一體化進程;深化科技合作,不斷加強院地、院校、院院、院企合作,與各兄弟分院攜手共進,積極推動四川省農業科研事業蓬勃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