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宜賓市農業科學院領導班子向全院廣大干部職工和家屬,向情系院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向關心支持我院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級部門和社會各界,致以最誠摯的新年祝福和最衷心的感謝!
回首2024年,我們碩果累累,豪情滿懷。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院干部職工緊緊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年”工作定位,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實心干事、科學作為,在廣袤的大地上揮灑汗水,追逐太陽,播撒希望和夢想,成果豐碩、收獲滿滿;中省市各級領導及團隊多批次來院視察、調研、指導,農科事業發展備受關注、廣獲好評;科技支撐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展示示范活動豐富多彩、科研平臺再上新臺階等工作成績亮眼、賡續輝煌;主流媒體聚焦報道,科技工作廣受贊譽。全院干部職工的信心更足了,力量更強了,底氣更硬了!
這一年,我們自主創新能力取得新成效。審定、登記和認定新品種16個(次),為實現種源自主可控、糧油單產提升以及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品種支撐。我院品種被農業農村部、各省市推薦為主導品種達36個(次)。集成省主推技術4項,發布地方標準11項,授權專利34項。引進改良農機裝備25款,形成關鍵技術13項,建設智慧農業基地相關方案入選農業農村部典型案例。水稻等4個團隊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第四輪四川創新團隊,超級稻“宜香4245”擬獲農業農村部中華神農獎三等獎(已公示),煙草項目獲省煙草公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成果轉化獎二等獎。宜糯紅6號和7號在2024年高粱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被發布為中國優質高粱品種。
這一年,我們科研工作條件邁上新臺階。科研實驗室全面升級,擴展了生物育種、作物品質檢測、土壤和水質檢測等領域。大觀科研基地集品種選育、試驗示范、智慧與農機、成果展示與人才服務為一體的育繁推體系化建設初具成效。首個四川省九三學社專家工作站落戶我院;首個區縣分院在南溪掛牌成立;建成宜賓市領軍人才專家工作站。
這一年,我們成果示范實現新突破。舉辦省、市級新品種、新技術示范觀摩會37場次;打造噸糧田500畝、科技示范基地52個,示范展示水稻、玉米、高粱、薯類等新品種240個。創建水稻百畝超高產攻關點13個、千畝高產示范片25個和萬畝帶動區7個。“中稻+再生稻”百畝超高產攻關點畝產1267.8公斤,“玉米寬窄行增密綜合調控高產高效技術”高產示范片畝產820.5公斤。獲省市2024年糧油作物超高產競賽先進團隊。
這一年,我們科技服務展現新作為。7名專家在全市糧油作物“百千萬”單產提升行動中擔任服務團團長,9名專家參加“科技下鄉萬里行”專家服務團,21名專家參加市級科技特派團,7名專家外派巴中市恩陽區、涼山州雷波縣以及長寧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全院專家知責于心、擔責于行,扛牢農業科技服務職能職責,深入各鄉鎮、農業園區、種植大戶開展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共計200余場次,培訓指導1萬余人次,培育了一批新型經營主體和愛農業、懂技術的土專家、田秀才,為服務全市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人才支撐。
展望2025年,我們信心百倍,斗志昂揚。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務實擔當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的干事勇氣,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各項安排部署,把準時代脈搏,抓住發展機遇,緊緊圍繞“深化改革年”和“科技成果轉化深化年”工作主題,聚焦品種與技術集成、農機與農藝融合、成果與轉化應用、改革和自身建設,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全院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以必成之心,創未有之業,為實現全市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高效發展貢獻農科力量!
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愿我們攜手并進,共創更加輝煌的明天!
中共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委員會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2025年1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