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承辦: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建設維護單位:四川安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聯系電話:0831-6257217
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版權所有蜀ICP備14004109號網監備案號:51150002000721技術支持:安古信息
發揮科技優勢 助力脫貧攻堅
宜賓市農科院是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生力軍。2015年以來,市農科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及市委扶貧開發決策部署,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自加壓力、主動作為,為全市及我省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勇擔幫扶重任
市農科院黨政領導班子始終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面對新時代的脫貧攻堅,市農科院傾全院之力,承擔并開展了一系列的脫貧工作??缡谐袚娜蝿沼校?人到甘孜州新龍縣掛職開展脫貧工作;2人到涼山州金陽縣、喜德縣投身脫貧攻堅大會戰;2人參加四川省農業農村系統幫扶涼山工作專班;2名專家參與全省“科技扶貧萬里行”魔芋、食用菌等技術指導;9名同志負責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布置的古藺、敘永等烏蒙山片區產業扶貧。宜賓市內承擔的任務有:負責2個貧困村的定點幫扶,向2個貧困村派任第一書記,向11個貧困村派駐駐村農技員。與此同時,農科院以全市特色農業產業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宜賓產業脫貧。
二、幫扶效果顯著
(一)定點扶貧高質量推進
我院定點幫扶的珙縣王家鎮四合村是一個偏遠的農業村,農民經濟收入少、貧困程度深。2015年以來,我院突出產業扶持,先后投入扶貧資金150余萬元,支持發展紅心獼猴桃115畝、蓮藕50余畝、香椿30畝,建設食用菌種植大棚5個、肉牛養殖場2個、生豬養殖場1個,注冊家庭農場3個,開設微商2家、農村淘寶1家。通過5年的持續幫扶,帶動全村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5132元提升到2019年的14580元,其中貧困戶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2850元提升到2019年的8278元。與此同時,農科院順勢而為,積極支持對口幫扶村美麗新村建設,先后投入專項資金20萬余元,支持全村140戶村民在自家庭院栽植三角梅1000余株,在村公路沿線種植茶花400余株、安裝太陽能路燈35盞,極大改善了四合村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2019年,四合村被省委宣傳部、省委農工委等四部門授予“省級四好村”稱號,被宜賓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市級衛生村”,被宜賓市人民政府授予“宜賓市園林村”和“十佳村”稱號。2019年底,四合村全村42戶貧困戶199人全部脫貧,群眾滿意度超過99.8%。
(二)面上幫扶成效明顯
1.實施“科技培訓工程”促扶貧。市農科院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才優勢,根據省市要求,認真開展“萬名農業科技人員進萬村”技術扶貧行動。各駐村農技員結合宜賓發展“6+3”特色產業需要,通過“農民夜?!奔信嘤枴F場觀摩示范培訓、“一對一”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在各區縣廣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015年以來,派出的28名專家先后組織水稻病蟲害機械化統防統治技術、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貴妃棗種植技術、柑橘栽培技術、蔬菜栽培技術、地膜殘留治理技術、脫毒馬鈴薯生產關鍵技術、桑樹病蟲害防治技術、優質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省力化養蠶技術等技術培訓232場次,培訓貧困戶、基層農技員、專業大戶以及專合社代表6250余人次,為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精準脫貧提供了技術支撐。
2.實施“科技創新工程”促扶貧。農業科技成果創新與應用是脫貧攻堅的有效措施?!笆濉币詠?,市農科院著力科研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累計共選育、登記農作物新品種26個,完成科技成果登記14個,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0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3項。市農科院研發的各項技術成果適宜宜賓乃至全川的自然生態條件,深受廣大群眾歡迎,5年來,先后在川南及烏蒙山片區累計推廣3288萬畝,累計創社會經濟效益28.51億元,覆蓋農戶310余萬戶,其中貧困戶4.6萬戶,為宜賓乃至烏蒙山區群眾脫貧奔小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援藏援彝受到好評
我院先后向甘孜州新龍縣派出援藏干部3人,向涼山州金陽縣、喜德縣派出援彝干部2人,全力幫扶藏區彝區脫貧。派出的副研究員、茍才明博士,在援藏期間積極協調幫助新龍縣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該園區年產各類蔬菜20萬公斤,出欄藏豬1000余頭,年總產值達500萬元,成為全縣城鎮居民的“菜籃子”、“肉籃子”和休閑觀光旅游景點,受到了時任省農業廳廳長祝春秀(到新龍縣現場考察)和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在援藏座談會上)的肯定性評價。我院還與新龍縣簽訂了《院縣農業科技合作框架協議書》,就專家工作站、試驗示范、良種繁育、協作攻關、科技決策咨詢等六個方面建立合作關系;為當地貧困村培育“土專家”、“田秀才”40余人;助推了宜賓市直接幫扶的4個村35戶135人和新龍縣40個貧困村1259戶6553人如期脫貧,在全縣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連片開發、穩糧增收、促進優勢、農旅結合的農牧產業新格局。我院碩士研究生、駐涼山州喜德縣尼波鎮皆日村工作隊隊員周力,積極參與協調,幫助皆日村成功引進“建昌馬”養殖項目。2019年,馬場盈利收入為入股貧困戶每戶分紅 3000 元,普通貧困戶每戶分紅 1000 元,非貧困戶每分紅300 元 ,累計分紅 9.06 萬元 ,全村53 戶 貧 困 戶 戶 均 增 收 14200 元 。馬場還解決了 6 名貧困戶就業問題。
因扶貧工作成效突出,我院及多名扶貧干部被省、市表彰。珙縣曹云鎮云新駐村農技員程智敏同志被評為2016年度“宜賓市優秀駐村農技員”和2017年度“宜賓市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工作先進個人”;援藏干部茍才明博士、駐珙縣王家鎮四合村第一書記殷勇兩同志被評為2017年度“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珙縣孝兒鎮桐梓駐村農技員廖霏霏同志被評為2018年度“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援彝干部駐涼山州喜德縣尼波鎮皆日村工作隊隊員周力同志、珙縣孝兒鎮龍窩村駐村農技員曾旭同志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20年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駐珙縣巡場鎮垇田村農技員趙德明同志2019年被授予宜賓市“最美奮斗者”稱號,2020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20年我院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脫貧攻堅‘五個一’幫扶先進集體”、被省農科院表彰為“科技支撐精準脫貧先進集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